⭕航天精神书法展组委会发布
![]()
10月26日,持续一周时间的第九届航天精神书法展正式闭幕,该展览以书法艺术为载体,生动呈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与精神谱系,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沪掀起了一股传播、弘扬航天精神的文化热潮,大家在墨香与航天故事的交融中,沉浸式感受航天精神的魅力,享受一场可观、可感、浸润人心的文化盛宴。
![]()
![]()
“不管是航天人还是市民群众,大家能共享文化之美,自觉汲取精神营养和力量,这才是文化生命力的源泉,也是我们办展的意义所在。”展览主办方,航天精神书法展组委会成员,上海航天局副局长、工会主席李昕坦言。
薪火相传 从展览汲取力量
航天精神书法展始终坚持赓续精神,传承荣光。
![]()
![]()
展览期间,航天人观展的身影成为展厅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身着航天工服,胸前的国旗在展灯映照下格外鲜明,观展中,不仅从书法作品里的航天故事、群英事迹中,汲取了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更是躬行着航天精神薪火相传的鲜活实践。
![]()
![]()
在航天八院811所工会副主席卫芬的带领下,该所部分职工及职工家属走进展厅。航天精神书法展组委会成员、上海航天书协主席杨永法亲自导展,详细讲解每一幅书法作品背后的航天故事与文化寓意,大家听得认真,不时点头交流,家长们还轻声为孩子进行讲解,让观展变成了一场兼具知识与情感的精神之旅。
卫芬表示,这几年来,811所工会组织职工参观航天精神书法展形成一年一度的常态,职工们在学习与熏陶中接受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今后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
![]()
另外,航天八院812 所部分职工在工会副主席董新亚的带领下也来到展厅参观。此次展览中的“航天群英谱”共展示了16位航天人的先进事迹,其中812所有3人入选,在观展过程中,812 所的职工们格外认真,当看到自己所里3位同事的介绍以及书法家为他们书写的感言时,大家都难掩激动与自豪之情,纷纷在群英专栏和书法作品前合影留念。
![]()
![]()
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工匠宋华辉看到自己的专属介绍和书法家为其书写的感言时,非常激动。他表示,能作为航天人的代表出现在这里,我感到无比光荣,这不仅是对我个人工作的肯定,也是对航天工作者的激励,我会继续坚守岗位,为航天事业拼搏奋斗。
![]()
![]()
在展厅内,也随处可见航天职工与孩子薪火相传的瞬间。在“军工精神”书法作品前,一位小朋友指着“军工精神”问身旁的父亲,父亲耐心地给孩子讲解,这些满是耐心的互动,让墨香里的航天精神和军工情怀,悄悄钻进了孩子心里。
董新亚说,钱学森先生一直倡导技术与艺术融合,航天精神书法展体现了艺术、技术、精神的融合,职工们通过参观学习,进一步感受航天魅力,领悟航天精神,增强了文化自信和奋斗动力。
浸润人心 照亮全民奋进路
航天精神书法展始终坚持艺术为民,文化共享。
除了航天人之外,此届航天精神书法展还吸引了众多市民及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学习,真正实现了文化的全民共享。
![]()
展厅里,一位身着“徐汇城投”工装的建筑工人,在“凝心聚力担使命,薪火铸魂逐苍穹”的书法作品前驻足良久,像是从作品内容中体悟到自己工作的使命。这一幕,恰是航天精神与普通劳动者初心的共鸣,让展览的精神力量真正走进了各行各业的奋斗者心中。
![]()
还有一位长者,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书法作品前停下脚步,她先是微微眯起眼打量,随后将脸凑近展签,一字一句地轻声念出作品内容,眼神里满是认可与敬佩,仿佛在与这份厚重的精神力量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
两名学生驻足在草书“天下”前。作品笔走龙蛇,墨色挥洒间融尽二字格局与航天宏阔。学生一讲一听,专注姿态让书法古韵与航天壮志在青春视角中碰撞,为展览添上朝气满满的文化传承底色。
![]()
![]()
![]()
![]()
展厅中,亲子家庭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其中,一对夫妻抱着嗷嗷待哺的幼儿从展厅入口一直认真参观到出口;一位妈妈指着作品给女儿进行耐心讲解,女儿微笑地点点头,母女俩还一起给作品拍照;一位父亲在一幅书法作品前,一边给女儿讲解作品的含义,一边模仿字的形态;还有的小朋友为了拍下心仪的书法作品,直接跪在地上认真拍摄。这些画面,都成为展览一道道温馨的风景。
![]()
![]()
![]()
![]()
在孙敬良院士铜像前,不少家长更是放慢脚步,耐心地为孩子朗读院士的介绍,那一幕幕充满了温情与感动,也让航天精神的种子在孩子心中悄然萌芽。
![]()
![]()
此外,不少年轻白领以及大学生群体的观展更是为展览注入了青春活力,他们或在航天人的事迹中驻足、学习,或是一边欣赏书法作品,一边交流感悟,让航天精神从展厅的文字与墨香中走出来,真正变成了年轻一代学习和工作里的“精神指南”。
![]()
![]()
展厅里,不乏外国友人身影,他们驻足在书法作品前,虽不完全熟悉汉字笔画,却通过翻译讲解了解背后的航天故事,从笔墨间能感受到中国航天人“敢闯敢试”的精神,这也让航天精神突破了语言与文化的界限,成为一场具有国际感染力的精神交流。
![]()
走进航天精神书法展展厅,大家带着各自的感悟而来,又揣着汲取的精神力量而归,让航天精神从展厅走向生活,真正成为照亮每个人前行的光,激励着大家在各自岗位上踏实奋进,共赴时代征程。
文化惠民 以笔墨传递温度
航天精神书法展始终将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
![]()
![]()
展览期间,杨永法还带领航天系统的书法家,始终坚守在展厅一线。他们不但承担导展的职责,还积极组织书法交流活动,现场书写作品赠送给观展市民,搭建航天精神、书法艺术沟通的桥梁。
![]()
![]()
![]()
航天八院811所、812所参观当天,杨永法在讲解结束后,现场创作“航天强国”、“鸿图大展”等作品相赠。此外,还应职工们的请求书写了“吉祥如意”、“宁静致远”、“厚德载物”等书法作品。
![]()
![]()
展览期间,杨永法先后为观展的市民群众创作了“澹泊明志”、“康泰平安”、 “福寿康宁”、“内和外顺”、“诸事皆宜”等作品。将航天精神的内核与大众对幸福的期许融于笔墨,让传统书法艺术以接地气的方式走进市民生活,成为传递文化温度与精神力量的暖心载体。
![]()
其中,一位著名的国外设计师专程前来观展,杨永法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讲解。交流尾声,杨永法创作了“行云流水”书法作品赠送,这位国外设计师深受感动,称赞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自己非常喜欢,直言此次观展体验非常美妙。
![]()
此外,新思科技中国区相关负责人也莅临现场观展。考虑到新思科技在推动芯片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杨永法特意题写“芯动中国”相赠,以此表达对新思科技与中国芯片产业共同成长发展的美好期许,也让航天精神与科技发展的理念在此刻实现了巧妙融合。
![]()
![]()
航天精神书法展组委会成员、上海航天书协副主席冯学泽表示,文化的生命力在市民群众之中。一场成功的文化展览,不应是“小众狂欢”,而应是“全民参与”。航天精神书法展始终致力于让航天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社会大众,打造一个持续性的可观、可感、有温度的文化展览,既突出了航天精神的时代价值,又展现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更让大家在参观过程中有所学、有所悟、有所得,将文化自信融入日常生活。(照片由上海航天书协特聘摄影师丁诚等人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