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低淘展会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夏日出境游防护提示:预防基孔肯雅热等3个病毒性蚊媒传染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26 16:31:31   浏览次数:1  发布人:cad7****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阳光、沙滩、雨林探险、潜水、沙漠之旅……这些令人心驰神往的夏季国际旅行体验背后,却潜藏着一个无声的威胁——蚊子。这些嗡嗡作响的小虫,可能是病原体的携带者!在医学领域,我们把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病原体的疾病统称为蚊媒传染病。其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是常见的3种病毒性蚊媒传染病,在全球广泛流行。出发前了解风险,做好防护,才能让旅程更加安心!一、揭秘三大病毒性蚊媒传染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

    阳光、沙滩、雨林探险、潜水、沙漠之旅……这些令人心驰神往的夏季国际旅行体验背后,却潜藏着一个无声的威胁——蚊子。这些嗡嗡作响的小虫,可能是病原体的携带者!在医学领域,我们把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病原体的疾病统称为蚊媒传染病。其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是常见的3种病毒性蚊媒传染病,在全球广泛流行。出发前了解风险,做好防护,才能让旅程更加安心!

    一、揭秘三大病毒性

    蚊媒传染病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这三种疾病均由蚊子传播,主要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它们多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潮湿环境中滋生(如积水容器、树洞等)。蚊子叮咬感染者后,携带病毒再叮咬他人,导致传播。以下是每种疾病的详细解析: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登革热


    主要症状:由登革病毒引起,是全球传播最广的蚊媒病之一。多数登革热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会在1-2周内好转。患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可高达40℃)、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有“断骨热”之称)、皮疹、出血倾向、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发展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危及生命。

    流行区域:多见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24年全球共报告登革热1440万,其中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区报告病例数最多,美洲病例占全球约90%。我国广东、云南、广西等多个省份也曾多次发生本土疫情。

    目前国内暂无上市的登革热疫苗,临床以对症及支持治疗为主。登革热有 4 种血清型,感染一种后仍可能感染其他型别,且重复感染会增加重症风险。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基孔肯雅热

    主要症状: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患者典型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热,经常伴有严重关节痛,尤其影响手腕、踝关节和指趾等小关节。皮疹、肌肉痛、乏力等也较常见。大多数人一两周内恢复,但部分患者的关节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更久。

    流行区域:截至2024年12月,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的本地传播,大规模暴发和零星病例主要发生在美洲、亚洲和非洲。2025年1月至6月,已有14个国家或地区报告了约22万例基孔肯雅热病例和80例死亡病例。我国于2008年首次发现输入性病例,曾在广东和云南等地引发本地疫情,尚未形成稳定的疫源地。2025年7月,广东佛山发生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地传播疫情。

    目前国内暂无上市的基孔肯雅热疫苗,临床以对症及支持治疗为主。虽然绝大多数病例为轻症,但急性期的剧烈疼痛和可能的长期关节损伤,足以让旅行计划彻底泡汤。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寨卡病毒病

    主要症状:由寨卡病毒引起,普通成人感染后,约80%无症状,少数人会出现低热、皮疹、结膜炎等轻微症状,通常1周内自愈。然而,孕妇感染是最大风险: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小头畸形”(头部和脑部发育异常)及其他严重出生缺陷。

    流行区域:该病毒曾在2015-2016年于巴西引发大规模疫情,目前在非洲、东南亚、南美等地仍有散发病例。2021年在印度发生了与寨卡病毒有关的暴发。我国2016年首次发现输入病例,至今共报告41例境外输入病例,尚未引发本地疫情。

    重要提醒:由于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和疫苗,孕妇或计划怀孕的女性应尽量避免前往高风险区域。


    二、旅行避险指南:

    从出发前到返程后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出行前——做好准备,防患未然

    了解风险:通过互联网、咨询海关或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等多种渠道,提前了解目的地蚊媒传染病疫情的发生情况和防控建议。注意,孕妇应尽量避免前往寨卡病毒病流行区。

    备防护用品:准备足量的防蚊用品,包括含避蚊胺、避蚊酯等成分的驱蚊液或喷雾、蚊帐、浅色长袖衣裤等;

    备常用药物:必要时可准备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用于缓解发热或肌肉酸痛等症状,以备不时之需。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旅行中——防蚊重点时刻

    户外活动注意防蚊:户外活动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在裸露皮肤处使用驱蚊液,减少蚊媒活动高峰期(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的户外逗留时间,防止被蚊虫叮咬;

    住宿环境需防护:优先选择安装有纱门纱窗的住宿场所,可使用蚊帐、电蚊拍或灭蚊灯等加强防蚊措施;

    清除积水,杜绝孳生:清除住所周边的积水区域(如瓶罐、废旧轮胎、花盆、下水道、杂物堆等),防止蚊虫孳生;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医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回国时——健康监测不放松

    主动申报:入境时若出现相关症状,需主动向海关工作人员申报,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样本采集与检测等工作;

    持续关注健康状况:回国后2周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避免蚊虫叮咬,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向医生说明旅行史,以便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蚊子虽小,却能让一场美好旅行变成健康危机。登革热的剧痛、基孔肯雅热的关节损伤、寨卡病毒对胎儿的威胁,都在提醒我们:旅行前的“防蚊功课”比攻略更重要。做好防护、关注身体信号,才能让每一段旅程既尽兴又安心。/健康科普

    作者:传染病处 居豪、孙军玲、陈秋兰

    审核:张彦平

    编辑:杨紫萱、张林林

    监制:姚建义、于子涵

    本文涉及版权图库,转载时请注意,避免侵权。

    快点“一键三连”,
    一起健康生活吧!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cad7****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dit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