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低淘展会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今日入伏!健脾祛湿的“吃动养”全攻略来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20 07:27:00   浏览次数:8  发布人:9bf1****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烈日炎炎,热浪滚滚。7月22日,我们将迎来大暑节气。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同时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时刻。三伏天里,有哪些妙招可以帮助我们清热解暑?天气炎热如何正确运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王彬的专业解答。问:三伏天,很多人热得吃不下饭,有什么方法能缓解食欲不振呢?王彬:今年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在湿热的三伏天里,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人们易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燥


    烈日炎炎,热浪滚滚。7月22日,我们将迎来大暑节气。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同时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时刻。三伏天里,有哪些妙招可以帮助我们清热解暑?天气炎热如何正确运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王彬的专业解答。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问:三伏天,很多人热得吃不下饭,有什么方法能缓解食欲不振呢?

    王彬:今年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在湿热的三伏天里,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人们易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燥热等情况。此时,大家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这是因为冰镇饮料、冰淇淋等会抑制脾胃功能,导致食欲更差;过量食用辣椒、烧烤等易加重内热,引发上火;甜食易生湿,可能加重疲乏感。

    在饮食方面,大家应注重清热解暑、健脾开胃、补充水分和营养,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清淡饮食高温天气下,人体消化功能减弱,此时应少选择油炸、红烧等烹饪方式,少吃肥肉等难消化的食物,清淡饮食,做饭时可多采取蒸、煮、凉拌等方式。

    多吃酸味食物酸味食物能生津开胃,刺激唾液分泌。柠檬、山楂、乌梅、番茄等酸味食物都是不错的选择。

    适当“吃苦”苦瓜、苦菊、穿心莲等苦味食物能清热解暑,但需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食用。


    补充优质蛋白质选择易消化的蛋白质,如鱼、虾、豆腐、鸡蛋等。

    少量多餐天气炎热,大家可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来补充营养,满足身体所需。如果因天热而食欲不振,三餐可适当减量,午后将水果或酸奶作为加餐。

    及时补水在饮水方面,可用温盐水或淡茶水代替冰水,注意小口慢饮。此外,大家还可适当搭配消暑茶,如金银花茶、薄荷茶、藿香凉茶等。

    问:都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这么热,吃姜会不会引起上火?

    王彬:“冬吃萝卜夏吃姜”这句民谚体现了“顺应天时,阴阳调和”的中医理念。夏季吃姜关键在于辨体质、控分量、巧搭配,这样才能既享其利,又避其弊。总体来看,夏季吃姜有以下好处:

    驱散内寒,平衡阴阳夏季人体阳气浮于体表,内脏反而虚寒,生姜的辛温之性能温中散寒,预防“外热内寒”引发的腹泻、胃痛。

    促进排汗,调节体温食用生姜可以帮助汗孔开泄,通过主动排汗带走体内积热,比单纯吹空调更符合生理规律。

    化解湿气,提振脾胃夏季湿邪困脾易致食欲不振,生姜可化解湿浊,帮助消化,缓解“苦夏”症状。

    大家还要注意辨别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吃姜。简单来讲,阳虚怕冷、易腹泻、吹空调后头痛者,以及舌淡苔白、腹部凉、女性经期小腹冷痛者,都很适合吃姜。需要注意的是,阴虚火旺(舌红少苔、长期干咳、盗汗),以及实热证(牙龈肿痛、皮肤长疖肿、便秘、尿黄)人群,要谨慎食用。此外,如果大家在吃姜后出现了口干咽痛、失眠烦躁等情况,说明已经上火,需减量或停用。


    下面,为大家介绍夏季吃姜的几种方法:

    姜枣茶取生姜3片、红枣2颗(去核),用300毫升沸水闷泡10分钟。姜枣搭配既温补又不燥热,适合空腹饮用。

    醋泡姜将嫩姜切片,用米醋浸泡3天,佐餐吃2~3片。醋的酸味可收敛姜的烈性,适合日常调理身体。

    姜糖水大暑时节,降水增多,如果不慎淋雨受凉,大家可以用红糖10克、生姜5片煮水热饮,预防感冒。

    此外,在做菜时大家也可以适量加入姜。例如,蒸鱼时可放入适量姜丝,从而中和水产的寒性,减轻脾胃负担。

    夏季吃姜,要记住三个“不”:不过量,每日鲜姜的食用量不超过10克(约拇指大小);不过晚,晚上吃姜易影响睡眠;不配酒,姜酒同食易助湿热,加重夏季皮肤问题。若体质敏感,可用鲜紫苏叶或砂仁替代生姜。

    问:在空调房内待久了再出门,为什么更容易感觉“火大”?

    王彬: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寒邪容易侵入人体,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当突然从低温的环境走到高温的室外时,人体阳气会迅速向外发散。但由于之前寒邪在体内的郁积,阳气的发散可能会受到一定阻碍,阳气郁结在体内,从而出现上火的症状,让人感觉“火大”。

    问:老年人常说“夏练三伏”,有哪些运动适合此时进行呢?

    王彬:“夏练三伏”有一定的道理,它能锻炼人体对炎热的耐受能力,增强身体机能。但是,高温天气下运动也存在中暑风险,想要实现两者的平衡,大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和项目运动应避开气温最高、阳光最强烈的时段(11时至16时)。适合的运动项目有游泳、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建议大家穿着透气性好、吸汗的运动服,帮助身体散热,可戴遮阳帽、太阳镜防止阳光直射。

    控制运动强度在三伏天运动时,强度要适当降低。大家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经验,将强度控制在平时的60%~70%。比如,如果平时跑步速度较快、距离较远,近期可适当放慢速度、缩短距离。循序渐进,不要突然增加运动量。在运动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让身体逐渐适应即将开始的运动。

    正确补充水分运动前30分钟可饮水300~500毫升。运动过程中要少量多次饮水,每15~20分钟饮水100~200毫升。运动后也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选择运动饮料。

    关注身体信号在运动过程中,大家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头晕、头痛、心慌、恶心、大量出汗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补充水分。如果症状严重,要及时就医。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冷饮伤脾胃

    试试解暑养生水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医强调“春夏养阳”,过度依赖冷饮解暑会耗伤脾胃阳气,对于体质虚寒或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来说更是如此。大家可以选择具有清凉属性的食材(如菊花、薏苡仁),搭配温和的饮用方式,既能满足解暑需求,又可减轻身体负担。下面介绍几种饮品。

    绿豆汤(常温)绿豆清热解暑,将其煮至开花后放至室温饮用,可加少量陈皮助消化。需要注意的是,绿豆性寒凉,对于肠胃功能较弱、体质虚寒的人来说,过量饮用绿豆汤可能会加重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柠檬蜂蜜水用温水冲泡柠檬片,加一勺蜂蜜,生津止渴且不伤胃。


    乌梅汤用乌梅、山楂、甘草、桂花煮水,酸甜开胃、收敛津液,适合夏季多汗人群。


    薄荷茶选取新鲜薄荷叶泡水,可缓解暑热头晕。


    米汤米汤属于暖胃型“降温”饮品,将大米或糙米煮成浓米汤,放至微温饮用,既滋养脾胃又补充水分。


    文:健康报记者 王千惠 王成凤

    编辑:梁婧 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 秦明睿 徐秉楠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9bf1****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dit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