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低淘展会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为什么你不能穿墙而过,但你的手机每天都在这么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25 12:59:26   浏览次数:5  发布人:6f58****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在一个平平无奇的初夏午后,你坐在教室里上着下午第一堂数学课,炎热潮湿的空气与老师梦呓般的话语让你躁动不安,你多么希望自己能立刻从沉闷的课堂消失,去拥抱外面世界的绿树和蝉鸣。你开始浮想联翩,想起曾经在科幻故事中看到的“量子隧穿”效应——如果这个理论是真的,那我能不能像故事所描述的那样,拥有穿墙而过,逃出教室的能力呢?来源:即梦AIPART.01经典世界的“铁律”:能量之垒在讨论真正的量子力学“穿墙术

    在一个平平无奇的初夏午后,你坐在教室里上着下午第一堂数学课,炎热潮湿的空气与老师梦呓般的话语让你躁动不安,你多么希望自己能立刻从沉闷的课堂消失,去拥抱外面世界的绿树和蝉鸣。

    你开始浮想联翩,想起曾经在科幻故事中看到的“量子隧穿”效应——如果这个理论是真的,那我能不能像故事所描述的那样,拥有穿墙而过,逃出教室的能力呢?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来源:即梦AI

    PART.01

    经典世界的“铁律”:能量之垒

    在讨论真正的量子力学“穿墙术”之前,我们首先要定义一下“墙”是什么。

    什么?你说的墙不是一个用砖或钢筋混凝土建造的,用于隔开建筑物空间的,垂直于地面的物体?当然,这可以说是其中最贴近生活的一种,但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我们要从更普遍更概括的原理出发,讨论“墙”的物理学模型——势垒。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朱自清的《背影》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在经典世界里人登上势垒的例子。 来源:百度百科

    就像你需要付出很大的力气,才可能翻过一堵墙一样,你可以把势垒想象成一些需要拥有更多能量才能通过的区域。如果我们把过路所需的能量画成示意图,那么,一个势垒就好像一个凸起的小山坡,在宏观世界里,当你开着小车试图翻过一座山坡,如果你的车动力不足够让你登上山顶,你就永远没有可能到达山的对面去。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经典力学中粒子翻越势垒示意图 来源:byjus

    PART.02

    微观世界的新规则:万物皆是波

    但是,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一个最大差别就是,在微观世界中,每一个组成物质的粒子,同时也具有波的性质。就是这波的性质,为粒子打开了穿越“能量墙壁”的大门。想要理解粒子“穿墙而过”的秘诀,首先要理解粒子的波动性到底是什么意思。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对于一个宏观物体,比如你自己,我们可以确定地知道它的位置:如果我确定你在教室里,那么你就有100%的概率出现在教室里,而不会出现在教室外面。

    但微观粒子不是这样,我们不能通过理论预测出它在哪里,只能计算出它的波函数——它像水波纹一样弥漫在空间里,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表示着一个粒子在空间的各个位置出现的概率。在波纹比较高的地方,它就有更大的可能出现,而在几乎没什么起伏的地方,出现的可能就少了。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简单描述一个波函数的形状与粒子出现概率的关系。注意:概率只和波起伏的幅度有关,但和波是往上还是往下起伏无关。 来源:science4all.org

    这是我们通过理论能够预测出的所有信息,但至于粒子到底在哪里,要在真正观察到的那一刻才能确定。就好像我只能计算出你有60%的可能在教室里,40%的可能在教室外面,但只有当我亲眼见到你的那一刻,才能确定现在的你,到底是在教室里面还是外面。在此之前,这60%和40%的概率组合,就是我所能知道的关于你位置的全部!

    与此相似,粒子的波函数,就包含了这个粒子在被观测前,其位置的全部概率信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在微观世界,粒子也是波。

    PART.03

    当“概率波”遇上“能量垒”

    所以,微观世界所有粒子的运动都应该用波传播的方式来表示,与我们习惯的描述光的方法类似。“一个粒子撞到势垒”这样的事件,如果要做一个生活化的类比,比起一个人撞到一面墙,反而更像是一束光照到了一面半透明玻璃镜: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光线射向玻璃,一部分被反射回去,一部分穿过了。 来源:physics.stackexchange.com

    只是在量子力学里,光波换成了粒子的波函数,玻璃的性质换成了势垒的形状和大小,而需要用到的公式,从关于光学的公式变成了量子力学中的薛定谔方程。但我们会得到相似的结果:一部分的波被反射回来,另一部分的波穿透过去,反射和透过的比例可以根据具体的条件计算出来。

    一个粒子的波函数遇到势垒之后,一部分穿过,一部分被反射了。

    来源:quantamagazine

    因为有波函数存在的地方,粒子都有概率出现,所以,一旦一个粒子的波函数穿过了势垒,就意味着有一定的可能性,我们会在势垒的另一边找到它。虽然这不是一定会发生的,我们也不能计算出一个特定的粒子到底出现在哪里,但当粒子的总数足够多,总有一些会出现在对面。

    如果我们把它放回宏观世界的那个比喻,这些出现在势垒对面的粒子,就像你开着的小车,但这次根本不需要足够越过小山坡的能量,就能出现在山坡的对面,好像是从隧道里钻过去似的。所以,“隧穿”这个名字,真是生动形象啊。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量子力学中粒子穿过势垒示意图 来源:byjus

    PART.04

    从太阳到手机:“穿墙术”无处不在

    看到这里,你可能还是会觉得,粒子“穿墙”只是一个在理论上玩弄的小把戏。但其实,它一刻不停地发生在我们的生活里,如果没有它,我们现在所见的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从大的方面来说,天上的恒星,比如太阳,都要依赖量子隧穿,才能通过核聚变的方式给自己提供能量。

    在经典情况下,两个核子想要遇到对方,需要“翻过”极高的能量势垒,即使让宇宙存在的所有核子挤在一起,都没有办法达到太阳中心热核反应的要求。但是实际上,核子却可以“穿过”势垒,与对方相遇,这大大地降低了核聚变反应所需要的起始能量,才有了太阳给我们带来热和光明。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太阳的结构。核心区域就是发生核聚变的地方。 来源:维基百科

    而从小的方面来说,现在你的手机里,就有许许多多的电子,正在依靠量子隧穿效应,在你的闪存芯片里为你写入用户数据。

    闪存芯片里有无数个微小的“房间”(浮栅晶体管),通过精确控制电压,让电子“隧穿”过一层极薄的绝缘体,被关进或放出这些“房间”。“房间”里有电子代表0,没有电子代表1,无数个0和1就组成了你的照片、视频等各种数据。它相比于传统的磁盘存储设备,更轻便,更快速,才能让你薄薄的智能手机也能存下这么多软件、照片和视频。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手机闪存芯片 来源:百度百科

    PART.05

    那么,我能穿墙吗?

    让我们回到那个最初的问题:既然我也是由很多个微观粒子组成的,如果组成我的微观粒子同时通过量子隧穿效应穿过了一堵墙,那我是不是就可以穿墙而过了呢?

    很可惜,虽然这在理论上不是明确禁止的,但是,组成你我和墙的微观粒子都实在太多了。而且,你永远无法主动控制一个粒子到底是穿过势垒,还是被反射回去,这一切都只能交给概率来完成。所以,如果你要等待一个组成你的全部粒子都恰好穿过了墙的时机,你需要的时长将远远大于宇宙的年龄!这对于实际生活来说,和不可能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当你在路上走累了,你依然可以大胆地靠着墙休息,不用担心有什么神秘的力量会让你突然穿过去,摔到对面的地上。不过,这也意味着,利用“穿墙术”逃学只是个幻想。但是,理解它背后的科学,却能为你打开一扇通往宇宙深层奥秘的大门。这扇门的钥匙,恰恰需要用数学和物理的知识来锻造。看来,这堂课还是很有必要听下去的!

    参考资料

    Griffiths, D. J., & Schroeter, D. F. (2018).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Mechanics (3r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quantum-tunnel-shows-particles-can-break-the-speed-of-light-20201020/

    来源:蝌蚪五线谱

    编辑:未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6f58****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dit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