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评论
近日,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人民法院发文,披露了一起案例。王姨在火车站逆行,碰到了小张的行李箱,随即摔倒。后来,王姨因脑硬膜下出血、呼吸衰竭离世,其家属向小张索赔60余万元,该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法院判定小张无过错,并提醒公众尤其是老年人应在公共场所承担合理的注意义务。这一判决背后并非苛责,而是一次善意的提醒:在公共场所,每个人都要学会保护自己。
规则不是约束,而是保护我们的“安全线”。公共场所标注明确的通行方向,是为了减少人流冲突、避免不必要的碰撞。对于老年朋友来说,尤其要遵守这些规则,因为这不仅是文明出行的体现,更是守住自身安全的一道防线。王姨的逆行,看似是侥幸的小动作,但留下了安全隐患。走在对的方向上,才能减少不必要的磕碰。
老年人要适当放慢脚步,对自己温柔一些。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平衡感、视听功能、反应速度等有所下降。老年人在进站、上车、过闸机等关键时刻,不妨提醒自己“慢一点、稳一点”。有时,多花几秒观察周围环境,也许就能避开一次碰撞。对于老年人而言,安全比节省时间更重要。
有家人陪伴,出行才更安心。很多时候,老年人习惯了“自己能做的事不麻烦孩子”,可在火车站等复杂环境里,有人照应会好很多。儿女、亲友能帮忙拿行李、确认车次、引导通道方向,也能在转弯、上车、搬运行李时搭把手。老年人应放下“不好意思”的想法,主动向子女或家人求助,也许就能避免许多麻烦。
公共场所也要迎合老年人的习惯。在火车站里行走,难免会遇到标识不清、导向复杂、人流密集等问题。在老年人临时需要改变方向时,若能有专人引导、设置宽敞的通道,就能大大减少意外的发生。很多火车站已设立“银发服务窗口”“重点旅客通道”,但还不够普及。希望未来更多的公共场所能真正把“适老化”落在细节上,让服务更贴近实际。
旅途再短,也值得认真对待。有人说:“去一趟车站,坐一趟火车,又不是什么大事。”可事实上,许多意外就发生在我们放松警惕的那一瞬间。每一趟旅程,不论远近,都要当作重要的事来安排。对于老年人来说,旅行可能需要面对不少变数。老年人应随身携带健康信息卡、常用药品清单等,一旦发生意外,能让工作人员及时介入。此外,老年人若感到头晕、胸闷或其他不适,不必“硬撑”,及时停下来寻求帮助,既是对身体的负责,也是对家人的安慰。
很多老年人不想给家人添麻烦,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多一些安全意识。规矩地走人行通道、缓步上台阶、适当求助工作人员……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都是在为自己和家人“织一张安全网”。因为老年人的每一次平安出行,都是家人最真挚的期盼。
每一名老年人的脚步,都承载着家庭的牵挂。愿其每一次出行都不慌不乱,每一段旅途都平安顺遂。注意安全,不是因为“怕事”,而是因为懂得珍惜。多一分稳重,少一分冒险,才是对自己最贴心的照顾,对家人最温柔的回应。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来源:老年健康报
文:尤颖康(媒体人)
策划:郑颖璠
编辑: 尤颖康 李诗尧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