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低淘展会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科技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基于WebAR平台的初中物理磁学、电路增强现实辅助教具制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08 20:08:52   浏览次数:1  发布人:daeb****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作者文_陈明炀、许浩、刘安刚重庆南开(融侨)中学校近年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利用技术为教学服务,使教与学更健康高效,智能助力教学成为一个热点课题。初中生三维空间想象能力较薄弱,在学习几何、光学、电路、磁场等较抽象知识时比较吃力,而传统教具在进行相关演示实验时,直观性或者原理揭示性不强,通常需要教师构建模型进一步解释。若将增强现实技术与教具相结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实验的弱项,在真实实验基






    作者

    文_陈明炀、许浩、刘安刚

    重庆南开(融侨)中学校

    近年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利用技术为教学服务,使教与学更健康高效,智能助力教学成为一个热点课题。

    初中生三维空间想象能力较薄弱,在学习几何、光学、电路、磁场等较抽象知识时比较吃力,而传统教具在进行相关演示实验时,直观性或者原理揭示性不强,通常需要教师构建模型进一步解释。若将增强现实技术与教具相结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实验的弱项,在真实实验基础上,加上增强现实的原理展示辅助,进一步提高直观性,帮助学生更快突破难点,并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提升教学效果。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设计目的

    增强现实教具需要依托实物呈现匹配的增强现实效果,在制作时需根据识别物进行单独订制,在使用时需要与识别图精确匹配。

    目前,市面上优质增强现实教学资源较少,多数是以虚拟仿真仿冒,演示时缺少真实器材的现象对应,不适用于物理实验和新课的演示教学,实用性较低。如找技术团队从代码开始制作,构建一套增强现实器材的费用较高,通常需要数万元。对于教师而言,教学工具经常需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对象进行调整,因此增强现实教具更适合教师个人学会相关技术后,根据教学目的进行个性化制作。

    本项目以初中物理磁学、电学这两个相对抽象的知识概念为例,用低技术门槛方式,制作一系列增强现实可视化物理教具,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课后自主探究。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设计原则

    以真实实验为基[1]

    物理学科是基于真实现象的实验学科,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讲解时都不应脱离真实现象,增强现实只是让学生能更快认识现象背后物理规律的技术辅助。

    以直观可视为途

    教具最大的价值就是揭示原理,提高教学效率。增强现实教具具备较强的直观性和便利性,对于传统实验难以有效说明的物理原理能进行较为直观的展示,在一定程度上可让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易学可调为魂

    教具的增强现实展示效果应降低技术门槛,可让教师根据不同教学目的进行设计调整,便于因材施教。

    以提升教学为核

    以初中磁学的新授课为例,如图1所示,教师一般先通过实验进行现象探究和归纳,再构建模型与事实进行印证,帮助学生建立概念。但初中生在建立磁场概念时,想象磁感线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困难,将增强现实用于辅助物理实验,使磁感线变得直观(图2),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图 1 传统课堂授课流程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图 2 自制增强现实物理教具——条形磁体周围磁场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制作过程——以增强现实识别通电螺线管极性为例

    步骤1.选定识别图或识别物

    图3是从学生作业中节选的一幅图,问题也标于其上,最终的制作目标为:摄像头拍到该图时,就能显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极性。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图3 识别图范例

    为了让识别更准确,识别图的选取有严格要求。增强现实平台是通过图像内容的色块、形状等细节确定识别图的位置和状态,应尽量选取锐利、清晰、细节丰富、高对比度的图像作为识别图,不选过高、过宽、内容简单重复、大色块多、空白太多、模糊的识别图,从而增加识别的稳定性。具体细节参数详见表1。


    步骤2.制作三维模型与动画——以免费开源软件为例

    ①测量并记录识别图(目标实物)的长宽等细节,作为绘制三维图像的基础依据。②利用Blender、3Dmax或3DOne等三维模型设计软件,基于识别图制作增强现实效果模型。

    若不会三维模型设计,可利用腾讯混元3D、Tripo、Aiuni等人工智能工具等进行三维模型生成,或者在“打印啦”等3D模型网站中下载现有模型进行修改,最终成品如图4所示。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图 4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绘制

    增强现实教具的展示效果均通过三维模型及动画设计和制作实现,在网络上有很多教程可供参考。

    步骤3.赋予实物增强现实效果

    利用WebAR平台Kivicube,将制作好的三维模型导入场景中,并将三维模型移动到识别图的对应位置。通过缩放、旋转等模型操作功能进行调整。作品调整好后,将获得观看二维码,用手机等智能设备扫描,即可进入识别网页。允许使用摄像头后,将摄像头对准识别图,进行增强现实教具使用,其效果如图5所示。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图 5 增强现实物理教具——通电螺线管磁场与极性判断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增强现实教具应用案例

    增强现实教具——串联与并联电路电流可视化

    设计目的用于初中电学的新课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在串联电路中电荷是如何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为什么串联电路中一个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等。

    特点效果如图6所示,基于真实实验,虚实结合,帮助学生更快理解电流与串联电路的特点。


    图 6 串联与并联电路电流可视化及演示视频

    适用场景教师课堂教学,用实物器材+手机投屏+教室大屏幕,进行现场展示。

    增强现实教具——摩擦起电原理

    设计目的用于初中电学的新课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摩擦起电原理、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等。

    特点效果如图7所示,基于真实实验,虚实结合,帮助学生更快理解摩擦起电原理。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图 7 摩擦起电原理及演示视频

    适用场景教师课堂教学,用毛皮缓慢摩擦橡胶棒,使橡胶棒带电,同时手机投屏增强现实效果到大屏幕,进行虚实结合的原理展示。

    增强现实教具——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

    设计目的用于初中磁学的新课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切割磁感线运动、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切割方向与磁场方向对感应电流方向的影响等。

    特点效果如图8所示,基于真实实验,虚实结合,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初中电磁感应现象与相关规律。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图 8 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及演示视频

    适用场景教师课堂教学演示。同时手机投屏增强现实效果到大屏幕,进行虚实结合的原理展示。

    增强现实物理书——多媒体教材

    设计目的这一用法虽在其他科目的书籍中已有运用,但教师可根据需要,灵活修改显示内容,帮助学生在寒暑假自学。

    特点效果如图9所示,为纸质书可视化赋能。


    图 9 融合增强现实效果的多媒体教材样例

    适用场景寒暑假,学生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自学和预习新课。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初中物理增强现实教具的价值

    教学价值

    本系列增强现实教具,以其独特的增强现实效果,给物理教学带来了新的样貌,可视化强、不脱离实际现象、技术门槛低,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也给物理教师备课提供了更多选择。

    创意价值

    虽然作品利用现有的商业平台实现基础功能,但在作品制作时经查新发现暂无他人将其与教学联系起来。相关作品以初中磁学、电学新授课为基础,同时还制作了光学系列和热学系列,均能在传统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可视化程度,增强对物理现象背后原理的展现能力。

    推广价值

    作品的制作流程并不复杂,可以向其他教师推广制作经验,从而提升本校及区域教育的数字化水平,以点带面促进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如图10所示,截至目前,曾以该系列增强现实教具为主题,受邀开展过2次区级讲座、1次重庆市区县级国培和市级国培讲座、1次云南省国培讲座、1次新疆高中物理暑期远程培训讲座、1次全国网络沙龙讲座。部分参与交流的教师根据提供的资料,在培训现场就制作出了增强现实教具样例,其他教师也均有良好的反馈,表明教师对这类教具有兴趣和需求,可推广程度高。


    图 10 增强现实融入物理教学的辐射引领讲座

    参考文献

    [1]聂鑫,李甦.AR教育资源支持下的初中物理在线实验教学研究[J]. 教学与管理,2022(6):94-96.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课题批准号K23YG1090042)与重庆市南岸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课题编号2022-A-009)的研究成果之一]

    该项目获得第 38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

    微店订阅流程

    step 1

    step 2

    点击图片直接跳小程序


    来源 | 《中国科技教育》2025-02

    编辑 | 孟想

    审校 | 若惜、朱志安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daeb****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dit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